佳禾资讯

走进印尼 走近三益 零距离(转自中国乐器协会)

发布时间:2015-01-25 浏览次数: 分享到:

2012-09-18 中国乐器协会信息部 

(转载本网新闻 请注明出处!)


编者按:6月10日,三益乐器公司组织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五十多名三益钢琴优秀经销商赴三益印尼工厂实地考察参观。在赛乐尔三益乐器(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炯国和印尼工厂技术及市场负责人的陪同下,考察团一行参观了工厂的立式钢琴车间、三角钢琴车间、吉他车间、木材车间等,参观了乐器制作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本刊记者有幸一同前往,走进印尼,走近三益。

韩国钢琴发展背景
有着亚洲四小龙之称的韩国,经济实力雄厚,钢铁、汽车、造船、电子、纺织等已成为韩国的支柱产业,韩国的音乐文化更是以一股“寒流”吹遍东南亚乃至全球。研究韩国音乐文化的重要发展阶段,要追朔到上世纪70年代。70年代初,韩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1962年的87美元增至1996年的10548美元,创造了“汉江奇迹”。 经济开始腾飞,人民的物质乃至精神文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韩国的音乐教育也随之慢慢延伸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韩国政府对音乐教育的支持和采取的措施对音乐文化的传播与发扬功不可没。政府设立了专项基金来扶持音乐教育的发展,也成立了一些音乐学校。与此同时,在韩国有这样一个传统,那就是人们很关注自身生命的文化价值,这又表现在韩国父母对于教育的重视,继而使得韩国的钢琴教育实现了较快发展。50年代初期,日本雅马哈公司在韩国合资办厂生产雅马哈钢琴,几年过后,一些技术骨干掌握了制作钢琴的技术,开始尝试装配钢琴。这样一个文化氛围和经纪背景下,三益、英昌等韩国本土钢琴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三益公司发展历程
1958年,韩国正由一个战后受害国向新兴工业化国家转型期,三益的创始人Hyo Ick Lee在韩国的仁川创建了三益钢琴公司。正如这一时期其他的韩国公司一样,最初三益公司是为美国著名的Baldwin钢琴贴牌生产。不久后公司开始从国外进口部件在韩国本土工厂组装钢琴,短短的八年时间,三益成为韩国第一家出口钢琴的企业。
六十年代中期,受到国内音乐教育政策的鼓励和支持,韩国钢琴教育日益蓬勃,三益公司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随着猫王、披头士等乡村和摇滚音乐风靡全球,吉他这种乐器积攒了大量的消费群体,同时也促进了吉他制造业的发展。正是看准吉他的市场的未来潜力,1965年,三益公司踏足吉他产业,正式开始生产制造吉他。
七十年代初,随着经济的不断繁荣,以及人们对音乐兴趣的日益增长,包含二手琴在内的韩国钢琴市场空前繁荣,三益公司也日益壮大,成为韩国最大规模的钢琴及吉他制造商,拥有制琴和生产吉他的工人超过三千人。三益公司不断追求质量,精益求精,生产技术不断提升,1970年三角钢琴正式投入生产,并于1973年更名为三益乐器制造有限公司。七十年代末,三益集中力量成功转型为国际性企业: 1978年在美国加州洛杉矶设立了办事处,1980年在德国杜塞尔多夫也设立了办事处。在美国,三益乐器的销售量迅速增长,1982年,三益公司宣布在美国设立美国分公司—三益音乐有限公司(SMC)。
1983年,三益与德国钢琴设计师、技术专家 Klaus Fenner (克劳斯•芬纳)进行技术合作,专注开发新产品,追求质量的稳定性。芬纳先生是著名钢琴设计师,设计了German Imperial Scale ( 德国高端比率)。在此后的日子里,三益屡获大奖,受到国内外的一致认可:1985年在著名的法国杂志Diapason举行的“世界钢琴品质比赛”中获取金奖;1986于第23届出口之日荣获“突破5千万美元大关奖”;1987年第三届优秀设计商品选定大会中获得钢琴GD徽标认证;荣获日本JIS徽标认证;1988汉城奥运会演奏用琴;1989于第26届贸易之日荣获“突破1亿美元大关奖”,同年获得数码钢琴UL徽标认证。
八十年代对于三益公司来说,斩获了无数的奖项与荣誉,这与三益公司“以顾客至上的经营精神,追求世界最佳品牌产品”的经营理念密不可分。1988年,三益公司的发展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三角钢琴出口跃居世界第一位,成了当时世界最大的钢琴出口商,各种乐器年产量150万台,出口到世界70多个国家。 好消息接踵而来,1989年,三益公司成功收购科伦金堡,并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设计工厂制造这一品牌,正式迈入钢琴的高端品牌行列。
九十年代初,韩国的人均生活水平不断增长,直接导致劳动力成本增加,企业必须寻求和开拓新的制造中心。三益的管理者首先将目光转向了当时劳动力和原材料相对较低的中国。1990年,三益公司在中国的哈尔滨建立三益哈尔滨工厂,组装生产立式钢琴。两年后,也就是1992年,三益将制造工厂转向劳动力成本更为低廉,木材资源丰富的印度尼西亚,成立三益印尼工厂,设立了材料工厂、木加工厂、拼板工厂,具备烘干设备及其他配套设备等高端设施,生产出各种部件和完成品。目前,印尼工厂是三益乐器最大的生产基地。
迈入二十世纪,对于三益公司来说,无疑是快速跻身全球顶级钢琴的时期:2002年和德国贝希斯坦工厂联合,使用贝希斯坦的技术图纸及机器在其印度尼西亚工厂投产。2005,由韩国三益乐器株式会社和德国赛乐尔钢琴公司共同投资的三益贝希斯坦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成立,占地25600平方米,负责生产限定版钢琴、各种高档、高品质钢琴以及生产钢琴音板等部件,目前以进口钢琴调律调整作业及售后服务为主;2008年三益正式收购有着160年历史的德国顶级钢琴品牌赛乐儿(Seiler)钢琴,把赛乐尔的工艺及高精密的机械带到印尼工厂,成为世界第五大钢琴制造公司,三益乐器以高端品牌为主地进入了海外主流钢琴市场。为了保证SEILER钢琴的优越性能,三益的工人每天都在忙碌地工作着。2009年11月正式控股全球顶级钢琴品牌斯坦威(STEINWAY&SONS),成为其最大股东。至此,三益在全球音乐事业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新型的全球制造中心
印度尼西亚的首都雅加达,是印尼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一个高楼林立完全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大雅加达特区面积为650.4平方公里,分为五个市,即东、南、西、北、中雅加达市,其中东雅加达市面积最大,为178.07平方公里,拥有850万人口。雅加达拥有全国最大的金融和工商业首脑机构,数百个国内外公司企业办事处,大型综合市场和专业商场多处。每年举办雅加达交易会。是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今天的雅加达,已经成为印度尼西亚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海陆交通的枢纽,是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交通咽喉,也是亚洲通往大洋洲的重要桥梁。
近年来,由于中国工人的工资和物料成本持续上涨,所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中国大量转移的趋势已开始放缓。而印尼,已发展成为低成本的生产基地,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外国直接投资,从邻国流入的外资凸显增长。包括汽车在内的全球主要生产企业都在印尼大举扩张业务,争取在下一个全球制造中心分得一杯羹。印尼的森林覆盖率为67.8%。印尼盛产各种热带名贵的树种,如铁木、檀木、乌木等均驰名世界。印尼的木雕享誉国内外,在工匠们熟练地雕刻和打磨下,不乏艺术瑰宝。代代相传的工匠也都是能雕善刻的巧匠。得天独厚的木材资源以及世代流传的木工技艺,先后吸引了雅马哈、卡瓦依以及三益三家钢琴企业在印尼设立制造工厂,其中,三益的规模最大。吉他生产企业更是大大小小的有几十家。然而,除了栩栩如生的木雕、巴厘岛的蓝天碧海、印尼的风俗人情,相信但凡到过印尼的人都对堵车“深恶痛绝”,尤其是雅加达,每天上下班高峰阶段,主要交通要道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名副其实的“首堵”。因此,要想成为全球制造中心,交通问题亟待解决。

走进三益印尼工厂
三益乐器公司印尼工厂位于雅加达的郊区Cileugsi,这是一座古老的小镇,相比较首都雅加达,川流不息的车辆,市中心的高档写字楼,Cileugsi显得并不富裕,或者说落后了很多。然而,也许是记者所乘坐的大巴车上显著的“SAMICK”标志,让小镇上的不论是老幼妇孺,都投来了友善的目光。看来,SAMICK在这所小镇有着独特的地位。
穿过一条条狭窄拥挤的小路,一个醒目“SAMICK”标志立刻让车内的记者打起了精神,舟车劳顿,这个隐藏在印度尼西亚深入的三益工厂终于要解开她神秘的面纱了。经过一条小路,眼前豁然开朗,完全不同于刚刚看到的景象,平整的水泥马路,开阔的草坪、整齐排列的厂房,还有那穿着制服神态威严的保安,仿佛置身于有别于刚才看到的异度空间。刚走下大巴,只见草坪前方一片黑压压的区域甚是惹眼,仔细看来,居然是摩托车,据三益方工作人员介绍,这全都是工厂工人的,大概有上千辆。由此可见,三益印尼工厂的规模可见一斑。
在赛乐尔三益乐器(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炯国和印尼工厂技术及市场负责人的陪同下,记者随考察团一行首先来到了展示厅,这里陈列了很多三益公司的产品,其中一架红色带屏幕的自动演奏三角钢琴赚足了目光。随后,三益印尼工厂经理Hoerry Satrio,一个地道的印尼本地人,用熟练的英语向大家介绍了三益公司的发展历程及印尼工厂的现状。他说,在印度尼西亚设立工厂的初衷,除了低廉的劳动力资源之外,有大量的桃花芯木、红木等优质木材。目前,印尼工厂是三益乐器最大的生产基地,占地面积42.2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4万平方米,建有车间、干燥室、办公室以及食堂等内部生产和生活设施,拥有员工2000多名,其中,韩国技术及管理人员20名。最初,印尼工厂仅生产声学吉他,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工厂的完善,1995年,电吉他正式投入生产,1996年和1998年分别开始制造立式钢琴和三角钢琴。目前,印尼工厂年产立式钢琴25000台、三角钢琴5000台、声学吉他250000把,电吉他170000把,销往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三益公司的主要生产基地。
随后,考察团参观了立式钢琴车间、三角钢琴车间、吉他车间、木材车间等,参观钢琴的了外壳生产、音源生产、涂装和总装制作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在钢琴生产车间里,记者发现,从一个个细小零部件的生产到组装都需要由高精密的机器设备与人工配合完成。由于每一架钢琴由8000多个零部件组成,因此需要工人们具有较高的技能外,还要求非常细心,不能有任何疏漏,这样才能确保产品在每一道工序时的质量。记者发现,车间里每台琴的侧面都贴有相应的技术标准,严格监控各个流程,确保各个部分遵循统一的标准,使钢琴具有整体稳定性和丰富表现力。在调音整装车间,显得安静和整洁。每一架组装好的钢琴都会在这里接受专业调律师的调试、检测,对每一架钢琴的每一个按键做调试,以此保证整个产品的出厂质量。
三益公司当初选择在印尼建厂其中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就是印尼得天独厚的木材资源,不仅资源丰富,还有很多适合制造钢琴的木材。李炯国董事长对记者说,赋予钢琴音色生命的因素中木材的选择至关重要,三益公司对木材的处理非常严谨,至少有6年以上风干期,特殊制造的高级演奏会钢琴的音板甚至要风干10年以上,全实木材料经过防蛀和防潮处理确保木材稳定性。在后期的木材干燥过程中,自动化恒温恒湿处理装置要有专人检测,对温湿度和木材的含水率,内应力指标的变化情况做详细记录。
李炯国董事长介绍说,三益公司通过收购德国贝希斯坦、德国赛乐尔等顶级钢琴制造企业,引进德国先进精密的设备来提高钢琴制造工艺,一台CNC高精密度数控设备的价格不菲,它可按设计的要求分毫不差的进行加工,因此实现了品质稳定的提高。三益乐器印尼工厂每年都委派众多技术工人赴德国赛乐尔工厂进行进修学习钢琴工艺,工厂本身也配备德国高级技师驻厂长期指导。非常有幸,记者也见到了两位正在工作中的德国高级技师,严谨的工作态度以及高超的制作技艺,在印尼工厂里极具人气,成为大家争相崇拜的偶像。在这里,163年传统的德国赛乐尔钢琴制造技术和顶尖加工技术的结合,使部件制作做到的精密加工,变得更加稳定和完美。

三益履行的社会责任
考察工厂期间,李炯国董事长向记者介绍说,三益公司得益于健全完善的音乐教育,同时也应回馈社会。目前已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三益艺术中心,中心的宗旨是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综合素质,为孩子们营造一种轻松、自然的音乐氛围,学习音乐、热爱音乐, 让更多的孩子们在学习音乐中陶冶情操,全面提升学生的艺术情操与音乐鉴赏力。在音乐教育的同时,培养每个学生的道德品质与良好的学习习惯。中心采用自主开发的初级教材及精选的国内外优秀教材进行教学。为每位学生量身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将“音乐与音符”有机结合在一起。
三益时刻不忘履行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2012年3月,在印尼工厂所在的Cileugsi小镇,在Koica、Fender、Gibson等多家乐器企业的赞助下,创建了三益印尼技术学校,目的是为当地一些青少年以及妇女提供接受教育培训的机会,降低青少年犯罪,提高就业率,让更多的人掌握一门技能,改善并提高生活水平,自力更生,更好的规划今后的人生。学校主要开设钢琴调律、吉他制作、烘焙以及缝纫等课程,学员毕业后可进入工厂工作。三益公司的这项举措获得了印尼政府的大力支持。

面对面李炯国董事长
结束对三益印尼工厂的参观后,记者面对面采访了李炯国董事长。他介绍说,三益在韩国是一个集团,有房地产、重工业制造、投资公司等企业,三益公司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有效地应用于三益钢琴收购欧美企业和购进先进的技术、机器,提高三益钢琴的制造能力。
目前,三益公司有三个生产基地:在韩国,主要生产三益牌钢琴,满足韩国本国市场需求;德国,仍然保留赛乐尔钢琴的生产制造;印尼,已经成为三益的主要生产基地,供全球市场需求。在美国、日本、中国等地还设有分公司,负责各区域的市场开拓和销售,它们为三益赢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信任。通过定点供应、渠道销售和地区分销等多种富于活力的营销途径,各分公司成为三益扩大市场的前线基地,并以消费者的支持为基础,确保市场份额,大大提升了三益的市场地位。
三益钢琴有自己专门的乐器研究所,同时和美国、日本、德国等世界优秀音响研究所展开紧密的技术交流。三益钢琴能从极弱音到极强音,有着丰富、优美的音色,精准的动作和最佳的触感,能用音符表达演奏者细腻的感情,实现完美的钢琴艺术。
最后,李炯国董事长意味深长的说,“三益乐器通过五十多年的乐器制造经验和世界顶尖钢琴制造者们的同心协力,从演奏初学者到专业演奏家,长时间被当做是最佳演奏合作伙伴。三益公司以成为世界顶级乐器制造商,不仅仅因为我们能够积极地开发技术,更重要的是我们拥有着积极参加国家经济发展的意识和广大客户不断的支持与鼓励。三益乐器依然以成为世界乐器产业的旗手为目标,以顾客第一的企业精神,努力生产出完美纯净的精品。”


本文来源于中国乐器协会官方网站

http://www.cmia.com.cn/?newsdeital/tp/wonder/id/4169.html